联华证券-股票交易app-证券网上交易-选择好的杠杆炒股 农业农村部党组书记韩俊首次出席国新办发布会:夏粮产量再创新高 农村改革持续深化
股票交易app
你的位置:联华证券-股票交易app-证券网上交易 > 股票交易app > 选择好的杠杆炒股 农业农村部党组书记韩俊首次出席国新办发布会:夏粮产量再创新高 农村改革持续深化
选择好的杠杆炒股 农业农村部党组书记韩俊首次出席国新办发布会:夏粮产量再创新高 农村改革持续深化
发布日期:2024-10-05 17:28    点击次数:134

选择好的杠杆炒股 农业农村部党组书记韩俊首次出席国新办发布会:夏粮产量再创新高 农村改革持续深化

7月24日,国新办举行“推动高质量发展”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农业农村部党组书记韩俊出席介绍“三农”领域高质量发展有关情况选择好的杠杆炒股,并答记者问。农业农村部副部长张兴旺、农业农村部总畜牧师王乐君一同出席发布会答记者问。

新闻发布会现场。(刘健 摄)

今年夏粮产量再创历史新高

增产72.5亿斤

发布会上,韩俊介绍,我国粮食产量连续9年稳定在1.3万亿斤以上,去年达到13908亿斤,人均粮食占有量493公斤。今年夏粮又获丰收,增产72.5亿斤,达到2995.6亿斤,再创历史新高,大豆自给率两年提高了近4个百分点。

在气象灾害多发频发的情况下,这样的丰收是如何实现的?今年入夏以来多地都遭遇了不同程度的干旱洪涝灾害,还有哪些保障和措施来努力完成今年全年的粮食丰收?

对此,韩俊表示,今年夏粮能够获得丰收,主要是两个方面的原因。一方面是面积稳住了,这是增产的基础。去年各地积极应对秋播的不利条件,实现了应种尽种。夏收小麦面积3.46亿亩,在历史高位上再增加47.5万亩。第二个夏粮丰收的主因是单产提高了。现在农业增产主要是要靠提高单产,提高单产要有良种,光有良种还不行,良种、良田、良机、良法要紧密结合,还得有好的政策,今年夏粮小麦最低收购价提高了,也稳定了农民的预期。要综合施策、协同发力,最终是体现在单产提高上。今年夏收小麦亩产提高了10公斤,增产幅度是2.6%,是近五年单产提高幅度最大的。经测算,单产的提高对夏粮增产的贡献率超过90%。这两年农业农村部聚焦玉米、小麦、大豆等主要粮油作物实施了大面积单产提升行动,比如说我们在小麦上集成推广深翻整地、播后镇压、水肥一体等关键技术,在关键农时我们全覆盖实施“一喷三防”,抓好病虫害统防统治、应急防治,夏收期间我们组织60多万台联合收割机跨地区作业,这是非常壮观的,增产、减损协同发力,才有了这样好的成果。

夏粮实现了开门红,但是大头是在秋粮,秋粮占我国粮食总产量的3/4。入夏以来南涝北旱,局部地区旱涝急转。根据农业农村部调度,目前全国农作物受灾面积高于去年,但是成灾面积同比减少600多万亩,根据农情调度,秋粮面积比上年稳中有增,作物长势也是总体正常的。

韩俊表示,现在是“七下八上”防汛抗旱的关键期,这个时期也是秋粮作物产量形成的关键期。我们将时刻绷紧防灾减灾这根弦,要立足于防大汛、抗大旱、救大灾,尤其是要盯紧主产区和重灾区。对这些受灾的地区,需要采取的措施包括对积水农田加快排涝降渍;对受旱地块要想尽所有办法,广辟水源及时浇灌;对绝收地块因地制宜改种补种,现在有生育期短的种子,如果粮食不行了,还可以种蔬菜作物,总之这个地不能荒了。要加快灾后农业生产的恢复,组织农业科技人员下沉一线,也包括各级农业农村部门的同志要下沉一线,要进村入户蹲点包片,要精准精细指导服务,奋力夺取秋粮和全年农业的丰收。

深化农村改革

探索“三权”自愿有偿退出办法

刚刚闭幕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对进一步深化改革作出了系统部署,农村改革是重要内容。韩俊介绍了下一步改革的重点和推进措施。一是坚持巩固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二是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三是坚持城乡融合发展。

韩俊介绍,农村的基本经营制度是党的农村政策的基石,农村基本经营制度有三个支柱性的政策,坚持农村土地集体所有制,坚持家庭经营的基础性地位,坚持稳定土地承包关系。二十届三中全会《决定》对巩固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作出了具体部署,强调有序推进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三十年试点,深化承包地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三权分置”改革,发展农业适度规模经营。从农村改革之初第一轮土地承包算起的话,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30年,农村土地承包关系将保持长达75年,这就体现了长久不变的要求。农业农村部将按照中央的部署,认真落实好巩固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这个农村最大的政策。今年,农业农村部在安徽、湖南和广西启动了二轮延包整省试点,现在其他的省份也在组织整县、整乡的试点,总的一个政策基调就是要坚持总体顺延,要确保绝大多数农户原有承包地继续保持稳定。下一步,还要继续引导土地经营权的有序流转,健全农业经营体系,健全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更好把小农户引入现代农业发展轨道。

金价再度站上2400,价格重回强势,日线两根阳线夹杂一根十字阴线,短期涨势较好,后续黄金将延续上涨,今天关注2398附近支撑继续做多,止损2389,止盈2421。

周二公布的美国5月FHFA房价指数月率录得0%,低于市场预期0.2%,前值为0.3%;美国5月S&P/C20座大城市房价指数年率录得6.8%,高于市场预期6.7%,前值为7.3%;美国6月JOLTs职位空缺录得818.4万人,高于市场预期800万人,前值为823万人;美国7月咨商会消费者信心指数录得100.3,高于市场预期99.7,前值为97.8.

小农户能不能跟现代农业实现有效对接呢?是完全可以的。

韩俊以去河北调研遇到的74岁老太太举例,“我问她家里还有地吗?她说还有6亩地。我说租出去了没有?她说没有。我说你74岁还能种地?她说请人帮着种,搞托管服务,所有环节都是请人帮着种。她算了一下,托管比出租一亩地还多赚200多块钱,她说我多赚1000多块钱,何乐而不为呢?就这么一个74岁的老太太,都可以在现代这种社会化服务体系下,把自家的地种好。所以说,农业现代化的路径是多元的,小农户也可以纳入现代农业发展的轨道。”同时,他特别强调,土地流转必须要坚持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不得违背农民的意愿,不得损害农民的利益,不得改变土地的用途。我们现在还明确要求,要严禁通过下指标定任务或者是将流转面积、流转比例纳入政绩考核等方式推动土地流转。

韩俊提到,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是解决“三农”问题的一个重要方针,具体讲就是“四个优先”,在干部配备上要优先考虑,在要素配置上要优先满足,在资金投入上要优先保障,在公共服务上要优先安排。这是党中央明确的要求,要把“四个优先”落到具体的改革举措中。

在城乡融合发展方面,韩俊表示,要统筹推进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和乡村全面振兴,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的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全面提高城乡规划、建设、治理融合水平,促进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双向流动,逐步缩小城乡差别,促进城乡共同繁荣发展。首先要加快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推行由常住地登记户口提供基本服务制度,推动符合条件的农业转移人口社会保险、住房保障、随迁子女义务教育等享受同迁入地户籍人口同等权利。要依法维护进城落户农民的土地承包权、宅基地使用权和集体收益分配权。

韩俊特别说明,现行政策是允许探索农民这“三权”自愿有偿退出办法的,但是一定要稳慎进行。以宅基地使用权的退出为例,总的政策基调是,出台这方面的有关政策一定要稳慎,不能刮风,花个几万块钱就彻底买断了,对农民的长远利益未必就是划算的,这方面一定要给农民留个后路,一定要为农民的长远利益着想。宅基地的使用权在法律上界定的是非常清楚的,宅基地使用权是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享有的权利,也就是说非本集体经济组织成员无权取得或变相取得。我们的所有法律在这点上讲的是非常清楚的,政策要求也是非常明确的。在这一点上,不能以任何形式开口子、搞变通,要严格禁止下乡利用农村宅基地建设别墅和私人会馆,严格禁止给退休回乡干部职工分宅基地建房,要守好政策底线。二十届三中全会《决定》讲得非常明确,现行政策是允许农户合法拥有的住房通过出租、入股、合作等方式盘活利用,这方面各地可以积极探索,让农民享受更多的改革红利。

聚焦智能高端农机等产业短板

推进农业科技创新

农业高质量发展,科技力量不可或缺。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农业科技发展取得了长足进步,2023年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63.2%,比2012年大体提高10个百分点,但是整体的科技水平与国际上先进水平比较还存在一些差距。

农业农村部副部长张兴旺表示,从全球范围看,以生物技术和信息技术为特征的新一轮农业科技革命正在孕育大的突破,各国都在抢占制高点。当前,农业农村部正在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全国科技大会精神,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全力推进高水平农业科技自立自强。

张兴旺提到,今年年初,农业农村部成立了科技创新领导小组、科技创新战略咨询委员会,来集中力量推动优化农业科技创新体系,通过政策引导、机制创新和考核评价,来撬动推动各级各类创新主体各就各位、优势互补、同向发力,要发挥新型举国体制的优势,着力提升整体效能,破解制约农业发展的重大科技问题。

他表示,要坚持科研命题要从产业中来,科研成果要用到生产实践中去,坚持面向产业征集需求、面向场景研究示范、面向用户评价验收。今年上半年,农业农村部等17部门共同研究确定了401项科技需求,编制重点研发计划2024年项目申报指南,近期会向社会公布,进一步提升科研的精准度和实效性。尤其是要聚焦高油高产大豆品种、智能高端农机等产业急需的短板弱项,集中各方面力量攻关。同时注重用好包括中国科学院系统、教育系统、农业农村系统等各方面的优势力量,集中优势力量围绕主战场进行攻关,充分发挥农业科技领军企业在科研创新中的关键作用。

此外,还要抓转化、抓人才,打通科学研究、实验开发、推广应用全链条。改革提升农技推广体系,发挥好国家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带动引领作用,完善科技特派员、科技小院、专家大院等服务模式,支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科技服务企业等开展科技服务,加速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健全人才激励评价机制,筛选一批农业科研单位,探索开展科研人才评价改革试点,要在农业领域大力弘扬科学家精神,激发农业科研人员创新活力。

长期坚持对欠发达地区和低收入人口的兜底式帮扶、开发式帮扶

打赢脱贫攻坚战以后,怎么巩固和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对这个问题,习近平总书记念兹在兹,高度重视。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是乡村振兴的基础和前提,也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底线任务,这项工作会贯穿乡村振兴的全过程。

韩俊提到,打赢脱贫攻坚战后,党中央明确,为了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设定了五年过渡期,今年是第四年,明年是第五年了。三年多来,我们保持帮扶责任、政策投入、区域协作、工作体系总体稳定,各方面协同发力,牢牢守住了不发生规模性返贫的底线。现在全国贫困人口务工就业总规模连续3年保持在3000万人以上,因为现在这些脱贫的人口最重要的收入还是靠打工,在本地打工和外出打工,打工一定要稳住,现在是稳住了。脱贫县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021年是14051元,到2023年已经增加到16396元,增速持续超过了全国农民增长的平均水平。今年上半年,脱贫人口务工就业达到了3274万人,脱贫县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继续保持较快增长。现在到脱贫地区去看,这些年以来在脱贫攻坚过程中包括在过渡期,基础设施改善是很大的,村庄的面貌也是发生了很大变化。到安徽的金寨县随便看,很难想象过去有多贫困,现在老百姓日子过得很好。

今年是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关键之年,这五年过渡期即将到期,到期以后怎么办呢?

韩俊明确表示,对欠发达地区和低收入人口的兜底式帮扶、开发式帮扶要长期坚持下去,不能有丝毫削弱,还要进一步加强。牢牢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的底线,必须长久、永久坚守下去。要守住这个底线,对低收入人口,对欠发达地区这些兜底式帮扶、开发式帮扶不能有削弱,政策不能退出,还得增加,工作力度还得继续增加。下一步,将在增强脱贫地区和脱贫群众内生发展动力上想更多办法,让脱贫成果更加巩固,成效更可持续。我们将健全用好防止返贫监测帮扶机制,重点是把好两头、抓好“一进一出”。“进”,就是加快建立覆盖农村人口的防止返贫致贫监测体系,进一步提高监测识别的效率,这方面可以更好地用一些大数据,减轻基层负担。“出”就是要针对监测对象返贫致贫的风险,精准落实一些帮扶措施,这些帮扶措施有些是兜底式的,对没有劳动能力的必须要兜住这个底,有劳动能力的就要通过开发式帮扶措施,让他就业创业、发展生产等,增加收入。总之,要做到早发现、早干预,消除返贫致贫风险。截至今年6月底,全国累计已有60.4%的监测对象稳定消除了风险,其余的也都落实了帮扶措施,今年新识别的48万人也得到了针对性的帮扶。下一步,还要抓紧研究覆盖农村人口的常态化防止返贫致贫机制,建立农村低收入人口和欠发达地区分层分类帮扶制度。

此外,还将持续发力强化产业帮扶和就业帮扶。产业方面,保持中央财政衔接资金用于支持产业发展的比重要稳定在60%以上,根据脱贫地区的实际情况推进帮扶产业提质增效,健全联农带农机制。就业方面,目前务工收入占到脱贫群众收入的68.7%,这方面要用好劳务协作、帮扶车间、公益性岗位等渠道,千方百计拓展脱贫人口劳动力的就业渠道,增加就业机会,确保务工规模稳定在3000万人以上。

【记者】刘涵

【来源】南方农村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