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0日晚,圆月高悬,珠江公园荷香阵阵,诗人嘉励《米克诺斯岛的月光》新书分享会在湾区书屋举办。
活动现场,诗人嘉励结合自己的成长故事分享创作心得,诗人世宾、黄礼孩、杜绿绿,作家张蜀梅、蒲荔子,作家、王威廉等嘉宾倾情朗诵书中诗作并阐发阅读感悟,和读者们度过了一个诗意的夜晚。
“完成一首诗,更是完成一种生活”
嘉励诗集《米克诺斯岛的月光》由花城出版社出版,分为“我会哼唱与热舞”“不在事物本身”“骰子飘在半空中”等五辑。在清新隽永的文字中,嘉励借用日常事物与纷繁意念呈现出对生活和自然的观察与感悟,意蕴丰富悠远,寥寥数笔即勾勒出理想、清新、灵动的世界。
花城出版社副总编辑陈宾杰认为,《米克诺斯岛的月光》一书有着深沉的感人力量,他介绍道:“嘉励总能够捕捉到常人难以注意到的日常细节,并融入了自己对人生、情感的一些哲思。阅读这些诗歌,读者既可以从清新灵动的文字里得到慰藉,也可以借助这些文字,对自己的内心或周遭生活进行一番凝视和省察。”
“我记得在我五六岁的时候,也是这样的月夜,坐在父亲的自行车后座上,父亲说:‘让我们披着星星回家吧。’我钟爱这样的语言和氛围,诗歌的种子就这样悄悄埋下。”嘉励介绍道,刚开始进行诗歌创作时,她惯于纵情驰骋自己的想象力,“最真实朴素的情感化成了天马行空的虚构”;随后,她大量阅读了李清照、里尔克等古今中外诗人的经典诗作,对书法、绘画、雕塑等艺术形式也有所涉猎,从形态各异的艺术瑰宝中汲取共通的灵感和经验。
“但仅仅这些都还不够。”通过日复一日的创作实践,嘉励渐渐相信,面对诗歌我们没有捷径可走。于是,她变得更加谦虚、虔诚。如今,在她眼中,“诗歌是一面镜子,面对它,读者可以照见自己的种种困惑乃至生命的一切总和。而对诗人来说,与其说你要完成一首诗,不如说你是在完成一种生活——诗的质地有多丰富和深刻、体现了多少善恶本心,都是在于你的经历、你在多大程度上完成了自己。”
捕捉日常生活的每处诗意
“嘉励的诗,是一种语言的图像,里面有对事物的精分、对情感的凝视,更有对世界的真知。” 评论家、中山大学教授谢有顺认为,“这种融记述、交谈、感怀、思辨、叩问为一体的写作方式,不避世俗,不损天真,用语庄重,暗藏光芒,尤其那种风尘仆仆的现实感和孤绝个体的勇敢承担,更是一个诗人如何在世、如何言说的生动注释。”
诗人、评论家黄礼孩则重点谈到了嘉励诗歌兼具开放性与陌生感的特质。他认为,嘉励在理解世间万物的时候秉持着非常开放的态度,反映到作品上,这些文字很多和自然万物息息相关,还有一些则和人文艺术密不可分。“好的诗歌就是从日常里来,但要让我们离开现实生活,在另外一个时空得到抽离和释放,这个正是嘉励诗歌的魅力。”黄礼孩说道。
诗人世宾则围绕嘉励的诗作《西班牙广场》,重点阐述了嘉励诗歌中强烈的历史空间感。他说:“她将人类的历史经验与个人经验相结合,赋予了诗作非常丰富的内涵。”
“词语是我们生存的一个纪念碑。虽然它无形无味,但当它垒得足够大,成为一首诗的时候,我觉得它就完成了自己的蜕变,就勾勒出了我们生命的某个形状。”现场,作家王威廉用“哀而不伤,温润如玉”概括了自己对于嘉励诗歌的阅读感受。
采写:南都记者 许晓蕾 实习生 裴晗呼伦贝尔股票配资